大概時間:5-30 分鐘 (依據簡報數量而定)

數位展示

允許遠端和教室內學生在混合式學習期間,以多種模式和個人化方式展示熟練程度。 新增即時轉錄功能,可確保觀看的同儕集中注意力、理解簡報內容,即使錯過部分內容或聽不清楚學生講解簡報的聲音,也不會中斷參與過程。 另外,還可記錄轉錄內容供日後參考,並進一步熟悉內容,促進同儕學習效果。

有效學習的關鍵驅動因素:

目標和關聯性

不同途徑和教材

社交聯繫

社交聯繫

積極參與

選擇權和能動性

選擇的原因

遠端和混合式環境中的學生,和實體學習環境的學生一樣,也能夠藉由小組合作而從中受益:

提供同儕互動的選擇和機會、教師支援或獨立作業,讓學生創造出適合自己的環境,並符合自身學習需求。

  • 內容支援:課程中可能會要求學生關注不同內容。 例如,科學課的學生可能會分成不同討論室,分別觀察不同的器官系統。 學生能自行選擇感興趣的主題,或是教師根據需求將學生指派至特定主題或內容。
  • 個人化作業環境:教師能夠使用不同作業環境來安排不同會議室,例如:
    • 讓學生協作和彼此提問的討論室
    • 讓學生安靜、獨立作業的安靜區域
    • 供學生小組討論或與教師一對一諮詢的輔導室

特色:

管理分組討論

透過點選分組討論室按鈕,教師能夠建立分組討論,成為 Zoom 會議室的主持人或聯席主持人。 從這開始,教師可以設定所需的討論室數量。 指派討論室時,教室可讓學生自行選擇想要的討論室,或是進行指派。 如果學生能夠自行選擇,則他們可以點選分組討論按鈕,然後選取想要的討論室,也可以選擇變更討論室。 教師也可以事先將學生指派至分組討論。

  • 教師可於討論室之間移動,確保學生都在著手進行任務,並回答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  • 點選分組討論視窗中的「分組討論結束」,即可結束分組討論。
  • 教師還可以點選分組討論視窗中的「對全體廣播訊息」來向所有學生傳送訊息。 當需要向學生通知討論室的剩餘時間時,這項功能非常實用。

 

實作方法

透過分組討論第一次實作虛擬途徑前,重要的是:

  1. 確定學生分工合作時所需的課程,以獲得額外支援、協作,或是延長個人作業時間。
  2. 說明為什麼要建立分組討論,因為虛擬途徑也能夠讓學生擁有對內容和作業環境的選項,也可讓教師設計同質和異質的小組,透過同儕學習或額外的教師支援,實現對內容的深度掌握。
  3. 決定學生將如何進行分組。 教師可以將學生指派至討論室,或讓學生自行選擇討論室。 如果是由教師進行指派,可以考慮事先將學生指派至分組討論。
  4. 確認群組合作的規範和期望。 若提供學生期望清單,讓學生得以於分組討論中遵循和參考會大有幫助,因為較高年級的學生於討論室中可能會缺乏成人監督。 務必告知學生,如果未達到上述期望,他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(例如寄電子郵件給教師,請他們前來會議室)。
  5. 如果教師有其他成人支援 (如助教、輔助教授、專業教育人員等),則可以分配各人的職責,以及誰將於何時於討論室中。
  6. 練習在低風險環境中使用分組討論。 (例如,進行四角遊戲活動,但不是真正地將學生分到四個角落,而是讓學生進入選擇對應的分組討論當中)。

一旦學生適應使用此功能之後,便可以安排小型的分組討論進行對話、協作和/或額外的教師支援。 虛擬途徑期間,教師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單獨和學生進行一對一訪談,協助學生朝目標前進、重點支援,或是單純查看學生情況。 虛擬途徑使學生不僅能夠圍繞所學內容,還圍繞學習環境,讓他們擁有能動性和選擇權。 這樣能夠建立更強的自我意識,主動投入所學的內容。 也有助於教師監控不同會議室,尤其是課堂一開始時,能夠穿梭於不同教室確保學生都在進行作業。

共同開發